永川区人大常委会开展林业产业发展专题调研
“栽树子没多大搞头”
“银行的款不好贷”
“我们企业吃不饱”
“农民重栽轻管”
……
这是区人大常委会“全区林业产业发展”专题调研组在近期开展的调研活动中从林农、造林大户、加工企业和镇街班干部中听到最多的声音。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12年工作计划,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专题调研组,于5月起,采取现场察看、走访大户、座谈讨论、听取汇报、外出考察等形式,对全区林业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组认为,2007年以来,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全区紧紧依托退耕还林、森林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积极培育工业原料林基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实现了竹木基地规模逐年扩大,林浆纸产业从弱到强,林板产业从无到有,森林生态旅游方兴未艾,林下经济成效初显的目标,初步形成了林浆纸、林板、森林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四大产业齐头并进发展格局。2011年,全区以林业为基础的一、二、三产实现产值12.5亿元。同时,调研组也指出了当前我区林业产业发展还存在着管理粗放,林业比较效益偏低,林农和业主投入的积极性不高;森林资源不足,原材料短缺,难以满足林产加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政策扶持力度小,企业融资难,未能有效吸引社会资本向林业流动等方面不容忽视的问题。
林业产业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技术和资金为手段,以获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的,有效组织和提供各种物质及非物质产品的行业。发展林业产业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企业发展、富民强区的路径之一。为此,调研组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广泛宣传,提高对林业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标语等多种工具,加强舆论宣传,统一全区上下对加快林业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在着力抓好林业生态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步伐。
(二)加大投入,建立林业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要抓住当前林业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退耕还林、天保工程、重点产业、贴息贷款、国家造林补助等工程项目,千方百计增加投入。一是要积极探索项目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5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和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强林地管理,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二是要切实改善林区基本生产条件。要学习借鉴浙江安吉“林道”建设先进经验,探索财政资金“以奖代补”实施办法,鼓励林农和业主大力实施林区道路、水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基地效益。三是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在生态工程、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建立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户、业主、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产业建设,充分放大财政投入杠杆效应,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四是要加大林权抵押贷款扶持力度,加快建立林业要素交易市场,推广森林保险等,彻底改变林农、业主和加工企业融资难问题。五是要进一步降低林业行业准入限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最大限度的吸纳社会民间资金投资林产业。
(三)调整结构,努力完善我区林业产业链条。要始终坚持开发利用与资源培育保护相统一的原则,以做大做强林浆纸和林板产业为抓手,大力发展速丰林基地,引导广大农民开展林下种植或养殖,鼓励在适宜区域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多渠道促进“增绿增收”。一是要切实巩固创建全国森林城市成果。要力求将退耕还林和森林工程新造林纳入中幼林抚育范围,调整、充实林木树种和结构,提高退耕还林和森林工程造林质量,尽早发挥工程效益。要加快低效林改造,对原有森林中生长质量差、效益低下的马尾松纯林,通过成片改造的方式,营造以杂交竹、速生桉为主的速丰林,合理搭配绿化景观树种,解决原有森林品种单一、林地产出率低下的问题。要采取示范引导、典型带动、现场培训、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引导林农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管护,切实解决当前林区普遍存在的林间密度大、土壤肥力弱、苗木长势差、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促进林农增收。二是要做大做强林产品加工业。要以重庆理文和义三木业为依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突出抓好林浆纸和林板产业发展,大力培育上下游产品,尽量延长产业链条,积极拓展市场终端产品,努力实现富民增收活行业目标。三是要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要突出“茶竹永川”生态文化特色,进一步打造茶山竹海国家森林公园、重庆野生动物世界生态旅游精品,加快建设花卉博览园、茶花博览园、竹类博览园等精品博览园,积极挖掘石笋山、巴岳山、云雾山森林公园旅游潜力,努力形成重点突出、品种齐全、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四是要积极探索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新路子。要坚持规模化、标准化原则,积极探索林下种草养畜的有效途径,大力扶持一批林下种养专业村、专业镇(街),形成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的林下种养业发展新格局。(阳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