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外地优厚待遇,回乡当起村支书,带领乡亲们发展肉鸽养殖和茶业种植。从此,这个落后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宽了、通畅了,产业发展快,村民荷包鼓起来了。他就是区党代表、镇人大代表、宝峰镇龙凤桥村党总支书记龙方建
鸽王带领养“王鸽”
2009年6月,龙方建辞去了某私营企业厂长的职务,回到了老家宝峰镇龙凤桥村。回乡之后,他开始养殖肉鸽,实现了规模养殖,种鸽常年保有量达到5000对以上。2010年,他被选为龙凤桥村党总支书记。龙方建主动开设培训班传授养殖技术,还冒着鸽病被带入养殖场的风险,常年开放自己的养鸽场供村民们免费参观学习。对于村民们建养鸽场、投料、孵化、防病等,他免费上门服务。对于一些有想法没资金的村民,他就免费提供种鸽;当村民缺乏销售市场,他就主动代销。经过他的带动、鼓励、帮助,目前,龙凤桥村种鸽达到10万对,年出栏肉鸽100万羽。龙方建带领大家,着力打造鸽品牌,注册了“王鸽”商标,因此有年轻的村民开玩笑时,常常称他为“鸽王”。
瞄准明前茶创品牌
要摆脱落后面貌,仅仅依靠肉鸽产业还不行。龙方建决定“多条腿”走路,发挥龙凤桥村地理优势,因地制宜促发展。龙凤桥村有种植茶叶的历史。村里原有的光明茶厂,规模小、茶的品质也不高。怎么办呢?龙方建一方面与茶厂多次探讨如何做大规模、提升档次。另一方面积极为茶厂扩大规模所需土地做好协调工作。龙方建经过市场调研发现,明前茶的经济价值较高。于是,他鼓动茶厂主力发展明前茶,注册“涵晨林秀”商标,并通过QS认证,使明前茶的鲜叶价格达到每斤80元以上。茶厂增加了效益,也带动了当地农民的种植。目前,全村种茶面积达到5000亩,成为“永川秀芽”主产地之一。在茶叶直接增收富农的同时,也通过到茶厂打工,给村民们提供了更多就近务工机会。此外,还让部分村民通过把土地流转给茶厂后、能够在获取土地收益的同时,“甩手甩脚”地外出打工,实现了两头赚、两不误。
设施改善生活有奔头
龙凤桥村位于宝峰镇东南,永川关门山水库库尾,是永川城区重要的饮水源保护区,属永川的偏远乡村之一。2015年,整村脱贫攻坚战在龙凤桥村打响,肖(家湾)雄(家冲)路全长2.4公里,原来是3.5米宽的机耕道。2015年,该路段实施改扩建,由3.5米扩宽至5.5米,年底竣工通车。这条路通了,一方面可以促进茶叶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彻底解决了沿途700多村民的出行难题。
这几年,龙凤桥村不仅烂泥路都变平坦了,而且有的村民还率先用上了自来水,在家安起了太阳能设施设备,电商、金融、超市“三进村”,培养种养大户12户、家庭农场5户、合作社4个,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他如是说:‘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是入党誓词的内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人大代表,党代表,不应该只顾个人利益,还应为集体和他人着想。”龙方建这样解释自己放弃外地优厚待遇回乡发展的理由。“我们之所以能够脱贫,全靠我们的带头人龙书记。”村民们纷纷赞扬龙方建是他们的好带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