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体察民情倾听民声细致入微,行政部门情系民生举一反三联手行动,为了学生上学有一条好路,有关各方携手互动
日前,永川区宝峰镇幼儿园从校门外到主干道公路(场镇公路)的连接路改造为水泥路面公路的建设项目正在招标,即将实施。
至此,全区66条需要改造的中小学幼儿园校门外至干道公路的“连接路”,都或已经改造完毕,或即将变成好路,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的学生们上学的路将更安全、通畅、好走。
说起这件事,背后还有一段人大代表体察民情倾听民声细致入微、行政部门情系民生举一反三联手行动、为了学生上学有一条好路走而联手互动的故事。
人大代表有建议
来自宝峰镇的区人大代表李川,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从与群众的接触中,了解到宝峰幼儿园大门前到街上的主干道之间一段路,路不长,但是比较烂,学生上学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摔倒现象等时有发生,有时候下雨天走在泥水中,甲溅起的泥水溅到乙的身上,也引发矛盾。教师、学生家长们多有看法,说:“要是这条路变成水泥路面就好了。”
根据群众的愿望,去年初,区人大代表李川向区教委提出了“关于为宝峰幼儿园修建一条300米左右直达场镇公路的建议”。该建议经人大相关管道送交区教委办理。
教育部门很无奈
区教委接到该建议后,经过认真研究,觉得该幼儿园虽是公办幼儿园,这条路也确实狭窄不平、且两边无护栏,给师生带来了安全隐患和不便,修整好宝峰镇幼儿园的出入通道,是一件惠及当地民众的实事。但校外道路建设却不属于教育资金的使用范围——财政对教育投入的经费安排范围只限于校园内的设施设备建设,且都限定了具体用途,必须专款专用。事情似乎陷入了僵局。
多方同心解难题
然而,这一难题引起了更多层面人士的重视。在区人大人事代表工委、区政府督查室的协调督促下,事情很快出现了转机。区人大工委、区政府督查室以及区教委等来到宝峰,与李川代表等再次进行实地查看并座谈,就该连接路段该不该改造、该谁改造、怎么改造等事项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分析讨论。
座谈达成了一致意见:应该改造,此时不属于教育经费的投资范围,可以在农村公路建设经费中考虑。有关人员还举一反三,充分考虑到全区这样的连接路应该还有许多,因而达成了这样的共识:鉴于李川代表的建议是写给区教委的,因此由区教委对全区各地的校门前连接路需要改造者进行摸底汇总,然后再由区教委向区交委去函,由区交委按照农村道路改造的有关办法组织实施,且鉴于当年交通建设费用已经大部分安排完毕,建设将考虑在两年内完成。
66条道路要解决
经过区教委认真组织、摸底统计,全区这样的连接路共有66条。区教委在致区交委的商洽函中这样表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时有师生摔倒、受伤现象发生,严重影响了师生级学生家长正常通行,安全隐患突出……经统计,全区共有29所镇街中心校和37所村小大门至主公路的连接路段存在这一问题,道路里程共计35公里,其中涉及中心校的有7公里,涉及村小的有26公里。“为了方便师生上下学,解决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恳请将这些路段改造纳入农村公路以奖代补项目进行实施……”并表示:“我委将派专人全力配合开展涉及等相关工作,以便尽快改善上述路段交通状况,让广大师生及周边群众受益。”
交通部门很重视
区交委接到教委的商洽函后,十分重视。经研究,认为有关意见合乎情理和有关规定,一边就教委建议当年实施的14公里道路改造做出安排,并对其余路段做好前期工作。
今年开年以来,区交委、区教委继续联手行动,立项、测设等环节顺利完成,很快进入招投标、实施阶段。目前,各学校校门外至主公路的连接路建设大都已经着手实施,很快,那些烂路就可以变成好路了。收到这样的消息,李川代表也深感满意。看到那些烂路正在或已经变成好路,那些受益的师生、群众,心里便凭添了一份高兴,都说,政府和代表给大家办了一件大好事。
(凌泽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