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资源型工业受影响较重。红炉镇人大代表主动作为,在促进工业发展同时,千方百计推进农业经济发展。
栽种茶苗打造茶叶基地
“红炉有悠久的种茶历史,现在茶业价格和市场行情都好,区政府对发展茶叶有补助政策,可以依托阴山山脉的气候特点,引进业主,大力种植茶叶,把发展茶业作为特色和亮点予以重点打造,以此带动阴山片旅游经济……”红炉镇人大主席黄贤波,在镇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侃侃而谈。
为了早日建起茶叶基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与区农委协调,委托重庆农科院编制新店片3万亩茶叶基地规划。与此同时,以黄贤波为首的人大代表们主动担起招商引业主的重责。他们发动所有人脉关系,在不懈努力下,永川区干龙洞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在人大代表的宣传下,对种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年初在会龙桥村夹巷子等村民小组流转2000余亩土地,栽种茶苗。重庆尚山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镇签订茶产业发展意向协议。
红炉镇人大代表黄贤波在谈到茶叶发展时,信心十足地说:“如今,我们正在帮助企业办理各种手续和争取上级政策补助,力争通过茶基地建设,把红炉的农业引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养殖土鸡发展林下经济
红炉位于阴山山脉,有25平方公里森林资源。在人大代表的建议下,外出返乡人员李开洪,利用林下资源,从事生态养殖土鸡。成立重庆市永川区绿香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注册土匪鸡品牌,在阴山林场倒包林地1万余亩,养殖土鸡1万多只。
为了保证土鸡品质,在人大代表的建议下,李开洪在品种上,以5元/只的价格从湖南购进“土匪鸡”幼仔,在鸡食料上,以玉米粒为主。当鸡仔长大后,李开洪又聘请了6名工人,一边帮助销售,一边捡拾林下的鸡蛋。截至目前,她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土鸡近万只,收入200多万元。
代表带头实现种粮全程机械化
暮春,碧空万里,风和日丽。
红炉镇人大代表、种粮大户刘孝安,带着助手,开着他的插秧机来到红石村沙坝子村民小组,刘孝安一边指挥驾驶员开插秧机下田,一边安排运输秧苗的农民把秧苗整齐地放到田埂上,然后再装载到插秧机上。充分准备后,插秧机在技术人员娴熟的驾驶下,一边“突突……”地唱着欢歌,一边将秧苗栽插到水田里。在插秧机经过的田里,一行行排列整齐的秧苗笔挺地站在田里。田埂上,一群好奇的群众,一边围观一边赞叹机器插秧的快速和省力。
刘代表站在田埂上,一边指挥驾驶员栽秧,一边向我们介绍机插秧的情况。今年,他在红石村、红庆村倒包水田1200亩,实施全部机械化操作。在耕作这1200亩水田时,还利用了100多亩撂荒地。由于没有劳动力从事耕种,有100多亩田杂草丛生,刘孝安使用自己的农机具,较好地清除了所有杂草根,整平了水田,方便近日实施机插秧。
谈话间,插秧机已栽完一块面积为0.7亩的水田。刘孝安又忙着指挥驾驶员顺利地将插秧机开到下一块水田,装载秧苗、插秧。
刘代表实施机插秧,只是人大代表助推镇域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解决农村农民种田缺少劳力、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在红炉镇人大主席团的带动下,人大代表们各尽其能,为群众增收致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