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找到家的感觉,在快乐和友爱中成长,这是我坚持到学校开展志愿服务的初衷。”区人大代表红炉联系组成员胡泽香提起12年里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的事时,很自豪地对我们说。
教孩子打腰鼓认识人生
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后,胡泽香都会如约来到红炉小学二校区,与留守儿童一起共度节日。今年也不例外,从4月8日起每周二、三的下午3时40分至5时10分,她开始教22名留守儿童打腰鼓,为该校马上要举办的“六一”儿童节表演做精心准备。
“大家系好鼓后,拿好两手的鼓棒。右手大拇指朝鼓槌,顶住鼓棒,小手指穿过鼓棒,另三指自然捏住鼓棒,手心成握球状;左手小手指朝鼓槌穿过鼓棒,其余手指同右手持法。”47岁的胡代表教得认真仔细,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演示,同学们也学得认真,小眼睛直直地盯着胡老师的手指,同时比划着自己的手指,争取把胡老师教习的每个动作都做到位。一切准备动作完成后,音乐响起,校园内传来一阵欢快而富有节奏感的腰鼓声。
打腰鼓有利于锻炼肢体的协调性,它需要合着节拍,手脚配合,若一个环节若出错,后面的动作节拍就全部被打乱。为了教好同学们打腰鼓,她专门准备了八篇课件。从腰鼓的系法、鼓棒的持法、腰鼓的基本鼓点等基本动作入手,到腰鼓的基本打法、手脚的配合,再到队形的变化、花式腰鼓的变化,内容由浅入深,从简到繁,是一整套循序渐进的腰鼓表演学习教材。“既然决定了要教,肯定要把腰鼓的精髓教给大家,没有课件肯定是不行的。”胡代表说,她结合个人学习腰鼓的经验,又去参考了一些腰鼓教习方法之后做出一本课件。使学习有条不紊,由浅入深,孩子们容易接受并学好。在学习中,一些孩子怕苦,怕累,不想学。胡代表就给他们讲故事,启发他们懂得,做任何事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够有收获。孩子们通过她的言传身教,学会了吃苦。
庆六一包饺子
5月29日上午,胡代表将红炉小学刘佳、艾英杰等18名留守儿童接到自己工作的周家院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与他们一起共庆儿童节。
在便民服务中心,她引导孩子们洗干净手,学习包饺子流程,和面、擀面皮、剁肉馅、包饺子,一双双小手在她的指导下,上下翻飞......面对孩子们做出的饺子,形态各俱,五花八门,胡代表并没有批评孩子做得不好,相反, 她对孩子们的饺子逐一点评,找出差距,及时改正后又引导他们包起来,直到包完剩下的饺子材料。
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孩子们百感交集。有的说,今天的饺子太香了,有的说包饺子真难。一位孩子说:“平时自己嫌婆婆包的饺子不好吃,今天才知道,包饺子还这么复杂,这么难。今后再也不会嫌婆婆煮得不好吃了。”
午餐后,孩子们还收到了儿童节礼物——每人一盒32色油画棒。捧着油画棒,想着胡代表的帮助,孩子们的眼眶湿润了。在感动中,孩子们理解了长辈养育自己的艰辛,对父母为了给自己创造更好生活条件而外出打工的良苦用心理解更深刻,而且对自己今后的奋斗目标更加明确,自己将更加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向老师、家长和关心自己的胡代表汇报。(蒋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