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园区”“城区”增色添彩
——中山路街道人大工委2014年工作回眸
中山路街道,是做好“园区”、“城区”两篇文章的“着笔点”。2014年,中山路街道人大工委紧扣“园区”、“城区”主题,依法履行人大职责,积极开展助推服务,为做好“园区”、“城区”两篇文章增色添彩。
全年组织开展代表小组活动7次,开展执法检查1次,专项工作评议1次,视察活动2次,调研活动3次,督办代表建议5件,代表团提出建议110件,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和街道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民主法治建设。
建议办理从满意到不满意再到满意,“二次评价”率先破题
提写建议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形式。为让代表建议不成“白说”,2014年,中山路街道人大工委加大了对人大代表建议的督办力度,在全区镇街人大中率先开展代表建议“二次评价”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代表建议的办理落实。
2014年初,在区人代会期间,区人大代表马昌胜提写了关于依法拆除迎宾大道81号、105号两处占道经营的违章建设建议。建议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回复表示将依法坚决予以拆除。马昌胜在建议办理回执单上欣然签上“满意”二字。结果一年快过去了,两处违章建设仍在占道经营。中山路街道人大工委在走访代表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于2014年10月,对中山路的人大代表建议开展了“二次评价”。马昌胜在所提建议的“二次评价”单上愤然签下“不满意”三个字。
为把“二次评价”的结果转换成成果,中山路街道人大工委即时认真地对“二次评价”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研判归类,认为马昌胜代表所提的建议属于能办而未办的建议,并将“二次评价”的结果和街道人大工委的意见及时与建议承办单位作了沟通。
2014年11月28日,迎宾大道81号、105号两处违章建设被依法拆除。马昌胜在建议办理回执单上又欣然签上“满意”二字。
据了解,2014年,中山路街道人大工委通过代表建议“二次评价”工作,促成了5件重点督办建议得到落实,重点督办建议办理满意率达100%。
低保人员从2697人降至1508人,“评议部门”动真碰硬
评议部门工作是人大依法开展监督的重要职责。为让评议工作收到实效,2014年,中山路街道人大工委创新监督形式,寓监督于助推之中,寓监督于服务之中,紧扣全区中心工作和街道热点、难点工作,通过评议部门等方式,开展监督助推、监督服务。
针对中山路街道群众反映强烈的低保水分问题,中山路街道人大工委将街道民政办列入2014年重点评议部门,多次就低保问题听取民政办工作汇报,并就相关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开展督察,力促挤掉低保水分。
2014年9月23日,中山路街道人大工委召开评议会,对街道民政办工作进行评议。代表们在充分肯定街道民政办工作的同时,就低保中存在的水分问题和解决办法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街道民政办以人大评议为动力,对街道低保户进行全面清理审查。经过清理审查,取消不符合条件的城市低保家庭393户、772人,下调城市低保金标准家庭67户、71人。新增城市低保家庭29户、31人,上调新增城市低保家庭5户、3人。取消不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家庭23户、40人,下调农村低保金标准家庭1户、1人。
街道低保动态管理取得实效,低保人员从年初的2697人降至年底的1508人,减少低保人员1189人,减少低保金200余万元,真正做到了“应保尽保,不该保的坚决不保”。
从昔日的脏乱差到如今的美洁净,“集中视察”不走过场
集中视察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途径。为让集中视察不走过场,2014年,中山路街道人大工委立足有准备、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地开展代表集中视察活动。针对群众意见大的中央大街及周边环境脏乱差老大难问题,中山路街道人大工委结合“美丽幸福中山”建设,及时将中央大街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纳入2014年中山路人大代表集中视察的视野。为确保代表说“看得”、群众喊“要得”,中山路街道人大工委变集中视察为集中助推,组织代表就城区综合整治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加大执法力度,整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定点设立张贴栏、及时清除牛皮癣,疏堵结合整治城市顽疾等建议11条。
“好建议需要好落实。”中山路街道人大工委及时将这些建议转交街道环卫所、市政大队等相关部门,形成互动。街道环卫所、市政大队高度重视这些建议,认真吸收消化,并就解决措施与建议代表进行面对面沟通。
2014年9月,中山路街道人大工委组织26名人大代表对中央大街及周边环境开展了集中视察。代表们个个佩戴视察证,从中央大街出发,沿玉屏河段、西大街永川宾馆段、上游小学门前、下街子段、川剧团段展开视察。代表们一路走一路赞叹:“占道经营没了!”“街道变宽了!”“道路不堵了!”“市容整洁了!”对昔日的脏乱差到如今的美洁净代表们感到震惊:“街道环卫所、市政大队功不可没啊!”(张天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