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永川区南大街街道八角寺村、兴隆村、永隆场社区、谭家坝村的村(居)民敲锣打鼓来到区人大常委会机关,为区人大常委会送来一面书有“代表活动系百姓,捐资修路解民忧”的锦旗。据了解,该区人大常委会在开展“密切联系群众,推动富民兴渝”代表主题活动中,通过走访选民,了解到南大街八角寺村、兴隆村、永隆场社区、谭家坝村出行难问题,区人大常委会决定将“堰隆路”作为助修项目,组织区人大代表捐款51.1万元,助修“堰隆路”3.3公里,解决了三个村一个社区2万人出行难问题。
开展丰富多彩的代表活动是闭会期间代表履职的最有效形式之一。寓履职于活动中,不仅能调动代表参与的积极性,还能有效地促进“一府两院”的工作,更能增加人大工作的活力。近年来,永川区人大常委会围绕充分发挥代表履职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代表联系群众实效,解决好代表“常作为”和“真作为”问题,通过开展活动来调动代表联系群众的积极性,通过建章立制来规范代表联系群众长效性。在代表联系群众方面每年开展“十个一”助推项目,形成了“八个一”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代表联系群众“十个一”助推项目,由该区人大常委会通过问卷调查、调研、走访座谈等形式,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根据民情民意来具体确定开展的内容。2014年将开展的“十个一”助推项目为助建一所敬老院,助修一条农村公路,助建一所村级小学,助创一个农民增收示范村,助建一个物业管理示范小区,联系帮扶一批困难群众,联系一批重点企业,开展一次“法治宣传周”活动,组织一次年度“代表日”活动,督促解决一批突出信访问题。在每年的人代会上,该区人大常委会都会将“十个一”助推项目开展情况和明年将要开展的“十个一”助推项目通过表格的形式,附在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之后。全区人大代表第一时间了解“十个一”助推项目的开展情况,并根据自身情况作出自由选择参与其中的任何一个项目活动。“十个一”助推项目内容丰富多彩,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既给予人大代表充分选择的权利,调动人大代表履职的积极性,解决好代表常作为问题,又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
代表联系群众“八个一”制度,即代表每季度至少走访群众一次;代表每季度至少在代表工作联系站接待群众一次;代表每年至少参加常委会组织的学习培训一次;代表每年至少结对帮扶困难群众一户;代表每年至少提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建议一条;代表每年至少参加常委会组织的履职活动一次;代表每年撰写年度履职报告一份;任期内代表应向选区选民述职并接受评议一次。代表联系群众“八个一”制度给代表联系群众划定了“底线”,同时,该区人大常委会还通过建立代表联系群众档案的形式,记录着每一名代表开展联系群众活动。通过制度约束,促使代表积极履职,推进代表联系群众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
“十个一”助推项目和“八个一”制度要求是该区人大常委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代表联系群众的生动实践。通过开展“十个一”助推项目活动,让人大代表“动起来”,人大工作才能活起来。通过“八个一”制度要求,让每一名人大代表都能切实履职,密切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才能取得实效,常态化开展下去。(李小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