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经过近两个月的准备和调研,5月30日上午,永川区第十六届人大第十次常委会专题询问了全区医疗保险工作情况,区人民政府分管副区长和区人社、财政、民政等十余个部门主要负责人现场回答了代表们提出的询问……
“四招”促工作
按照安排,区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将对区医疗保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题询问,整个工作分询问准备、询问调研、审议询问和整改落实等四个阶段进行。
为了确保工作扎实有效,调查组一是细致准备,制定印发了《重庆市永川区人大常委会关于专题询问全区医疗保险工作情况的实施方案》,组织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开展议题调查。专门邀请医保政策专家授课,讲解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所涉及的法律法规与现行政策。二是认真调研,采取明察暗访、座谈询问、查阅资料等方式,在听取了部门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实地视察了部分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医保中心工作情况,深入镇街征求基层医疗机构、社保所、派出所、村居的意见建议,与各级医疗机构和部分企业代表进行座谈。听取重点单位汇报时,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调查组组长陈友鹏都亲自参加。三是提炼问题,调查组收集到七十多个问题,经过梳理共列出十大类作为现场提问问题,重点涵盖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实施,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医疗服务管理机制体制的建立,参保人员待遇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基本医疗保险系统网络建设,以及医疗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等等。四是限期整改,常委会对询问问题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整理并形成审议意见,送区人民政府研究处理。对于专题询问指出的突出问题,要求区人民政府责成相关部门研究处理,并在3个月内报告整改落实情况。
“四招”动作有力地促进了专题询问工作顺利开展。
“十问”尽职责
开展专题询问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定监督形式。审议询问又是整个专题询问工作的一大靓点。
是日上午,区人大常委会会场庄严肃穆。区人民政府分管副区长和十余个部门主要负责人正襟而坐,迎接全区百万人民提出的“考题”。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市、区人大代表,镇街人大主席(主任)以及公民代表近100余人见证了这一时刻。
“我区医疗保险工作已经开展多年,2012年又实行了城乡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全市统筹,增大了医疗保险基金的抗风险能力。请问:我区近几年医疗保险基金筹集和管理情况?”询问伊始,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工委主任陈勇就直接将专题询问推向了高潮。
从2002年4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按区县统筹正式启动开始,到2012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部纳入市级统筹,永川的医保工作已历经十年。针对这一历史跨越,代表们纷纷发言,一问如何加强医疗保险政策宣传,让政策深入人心;二问医疗保险基金筹集使用是否安全合理;三问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考核制度设计是否科学,有利于工作开展;四问部份困难群体医保参保扶持政策落实情况;五问医保药品目录和医疗服务项目目录的设置怎样更能贴近群众需要;六问如何调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参与医保工作的积极性,为群众就近就医提供服务;七问医保报销比例和方便群众报账问题;八问药品价格和药品质量监管;九问医保网络如何完善优化功能,群众查询更加方便;十问特殊疾病相关政策设计是否便民。
询问现场气氛严肃活波。代表提问旁征博引,一针见血,部门回答引经据典,深入浅出。现场旁听的公民代表直呼过瘾。专题询问收到了预期效果。
后 记
现场提问结束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友鹏强调,医疗保险工作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区人民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总结。在制度设计、寻找问药、药费报销、服务态度等群众关心环节上的查漏补缺,及时整改,充分体现医保制度的公正性和普惠性。区人民政府分管副区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区人大常委会开展的这次专题询问,不仅是对全区医保工作的有力助推,也是一次全方位有深度的政策宣传。在整改阶段,相关部门单位将认真吃透审议意见内容,全力协调沟通,让医保政策更加便民、利民、惠民,确保群众充分享受到医保改革的成果,推动城乡医保工作再上台阶。( 杨光)
|